演出地點

台北新舞臺

演出時間

2013.08.30(五)19:30

2013.08.31(六)19:30

2013.09.01(日)14:30

為什麼叫「馬上三人」?美國有個俗諺說:兩個人陪伴,三個人不歡。這說法雖然通常是對的,但,並不總是對的,因為第一:我們在台灣,不在美國;第二:這在美國也並不總是對的。


題名中的「馬」意思指驫舞劇場:創團首演於2005年,由團長蘇威嘉、藝術總監陳武康等人,多年來與一群傑出優秀的台灣男性編舞者進行的集體編舞創作。而此刻這馬上的三人,是武康、威嘉和我。於是,「馬上三人」這名字於焉而生。


這次的合作源於我們三個朋友兼工作夥伴對彼此的青睞-我對他們舞蹈的愛,及他們對我編舞的致意。然而,我們一起共事的方法,或者說取徑,卻是相當傳統舞者與編舞者的關係,比起驫舞劇場慣常的作風。冒著過份簡化的風險,我們工作過程的作法有點像是「我提供編舞,而他們負責跳舞」。當然,並非全然如此清楚劃分,舞者與編舞者的界線時常是模糊的。這對編舞有著難以量計的好處:得以賦予舞蹈有靈感、動作與獨到的智慧,又能提供年輕、強盛並柔韌的肢體(那是在我日益老化的體格上所逐漸難見的)。

 

得讓我澄清的是:我並非單純因為(當然也不是主要理由)他們相對年輕、活力的體能,讓我想和武康、威嘉一同工作,而是由於他們對舞蹈美學擁有超乎常人敏銳的心。在肢體表達上,他們的語彙、文法和色調,都是苦心造詣的。我們不妨這樣說:他們做到了!他們是對舞蹈的秘訣時時警惕的舞者!而這是重要的,因為少見;同時,也因為難得,而更顯珍貴。


你為何而跳舞可以從你如何跳舞這點上看出來!換句話說,對一個舞者來說最重要的事、動機及跳舞的理由;那些無以名狀的動力刺激他或她跑、落下、跳躍,或用他們的四肢組織出新奇的組合、令人驚喜的律動和自然的物理想像,這一切都將會顯露出他舞的本質與靈魂。當一個舞者跳舞,你所看到的就是你所得到的,而你跳舞時候的模樣將會表達,而且無可避免的洩漏你是誰、你為什麼跳舞和讓你跳舞的地方。人是無法掩藏事實的,舞動的肢體將會與觀者交流。這正是我們三人:武康、威嘉和我所共有的決定性的動機,也就是這層從未說出口的美學令我們如膠般緊繫著彼此。

 

雖然說,這些在我們之間從來不提,甚至不在我們有意識的想法中,但我們共享他。我們跳舞,是為了釋放人們天生的個性、生理與氣質,而不是為了克服。

我認為:舞蹈,是一種動態的思維模式。因此大部分的時候,我和武康、威嘉擁擁有著同一個舞蹈心智。


以上這些,是我們「馬上三人」之所以齊行,而非烏合的原因。

 — 艾略特・費爾德

Ballet Tech 藝術總監

媒體推薦

「對於熟悉菲爾德芭蕾舞作的人,這五支舞作呈現更多菲爾德現代舞的一面。通常參與舞團集體演出的陳武康及蘇威嘉,這次有機會表現他們的個人才華,特別是陳武康,他在這部作品中展現過去僅見於菲爾德紐約舞團演出的肢體技巧。」 

                                                                             -貝黛安,台北時報

 

製作團隊

編舞家| 艾略特・費爾德

團長|蘇威嘉

藝術總監|陳武康

製作人|許文煖、陳芯怡

技術總監/燈光設計|劉家明

舞台技術設計|楊金源

道具製作助理|陳宇謙

平面設計|陳文德

平面攝影|Bruce Weber、 Lois Greenfield、陳長志、簡一夫、 蘇威嘉

紀錄片拍攝|李國豪

執行製作|楊舒涵

行銷企劃|邱瑜臻

主辦單位

驫舞劇場 HORSE

贊助單位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新舞台、財團法人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文教基金會 、君品酒店、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Ballet 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