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青高
我是個在藝術圈子外遊蕩的人,有幾年街舞的身體經驗,對當代舞蹈、當代藝術有些好奇,但在體驗「觀眾這個角色」的過程中產生了很多疑惑,對於觀舞、溝通、感覺……疑惑而不得解。跳島舞蹈節出了一首很棒的主題曲。就跟歌詞說的一樣,或許跳島的確是全台最不孤單的舞蹈節,但我仍感覺自己坐在一艘小船上,獨自飄不太動。
本文從個人經歷出發,在嘗試「成為舞蹈表演的觀眾」的過程中,對觀眾、藝術家、推廣者這三個不同角度提出一些觀點。
一、以觀眾的角度(被溝通者、接收訊息者)
在論述前,我想先稍微分享,作為一個藝術圈外人對當代舞蹈表演的感受。
(本人沒有受過藝術相關的專業訓練;也不屬於任何藝術相關,又同時有活躍互動的社群。)
(一) 我的感受:藝術欣賞曾經對我是個漫長的等待
我很喜歡跳舞,那種喜歡就像是有時候不知道為什麼就想唱歌,可能是一首流行歌,也可能不知道是哪裡來的旋律。
可是同時,我也不知道舞蹈、我、其他人、這世界,這是怎麼樣的一個關係;我不知道除了有感覺/沒感覺、喜歡/不喜歡、腦袋裡難得迸出的一點點聯想、莫名印象深刻的某個畫面……,我還能做甚麼。
這讓我不知道怎麼欣賞,無法想像出聊天的可能。苦惱了兩三年、好不容易找到兩場關於舞蹈表演觀賞的講座,一場說舞蹈包含很多符碼,能做的事情就是收集、認識、比較、試圖感覺,講者自己也說他在表演中常常睡著,一場很棒的表演很多時候就是那突然來的一兩下;另一場給了幾個舞蹈大師、給了類似快慢輕重的註解;而在一些跟藝術界人士零碎的話語中,藝術表演就是主題傳遞的清楚與否,有沒有出戲、不同段落呈現的情況,或有人就是單純感覺很好。
他們給了我一點想法,但我還是在迷霧中。
符碼的認識與收集需要框架、脈絡、感覺,如果沒有任何的邏輯會收集得很痛苦,也收集不了太多;上網看藝術評論都是一些不知道幹嘛的符碼;幾乎每次觀眾去找藝術家,藝術家最喜歡問:你覺得怎樣?然後觀眾回答完之後,稍微給點自己的想法,然後再見,好像藝術家都覺得自己在作品裡把該表達的都講完了、沒甚麼好討論的、也不會對其他人的觀點感到好奇(ex.作品的某個段落),想提出來跟人深度討論。更何況,多數的演後座談中,不論是時間安排、資訊的落差……讓觀眾幾乎不可能跟藝術家有任何「具持續交流可能性」的溝通,更別說深入討論了。
(二)或許可以這樣觀看舞蹈表演:發展感覺
參加完了跳島舞蹈節,我認為觀看當代舞蹈表演可以從三個面向著手:技術、具體訊息(文字)、感覺(含抽象訊息)。但本文暫時不處理前兩者,一方面是我雖然有興趣,但對前兩者沒甚麼了解;我也不知道除了上舞蹈編創課之外有甚麼適合的學習方向,能在學習之後具體的幫助到觀看舞蹈這件事。
感覺,是多數藝術家、推廣者……在談到如何觀舞時的重點。有些人會建議在演出時放下劇場外的種種,把感官與思考都放在表演上,看看能感受到甚麼;有些人會說:在表演中慢慢尋找、比較,蒐集喜歡、蒐集不同的感覺、蒐集情緒……。我完全同意這些做法,過去也照著這個脈絡試著當一個當代舞蹈的觀眾,但情況並沒有好太多。
我目前的想法是:看舞蹈表演也需要練習、感覺需要培養、如何處理感覺需要培養,而對一些人來說,這個練習的過程很需要額外的幫助,比如說練習方向、脈絡、社群、夥伴……。
如果在藝術推廣的過程完全忽略這一塊,很有可能就會像我一樣。我不斷嘗試感覺,也感覺到一些甚麼,但他們隨著看演出的進展只是不斷的堆積。我不知道怎麼看待他們,也不知道麼處理他們、要怎麼標籤、要保存還是送走、要怎麼保存。然後通常在結束的時候,不太舒服得帶著很多「不知道甚麼」離開,唯一能做的就是讓時間帶走他們。等到他們都離開之後,才有心情考慮是否要找下一場表演。
目前我還不太知道面對、處理在表演中產生的感覺,但確實發現感覺的能力可以培養,培養到一定程度或許能有助於看表演。
感覺是一種能力,可以透過人生經歷或一些藝術練習培養。以我個人來說,在參加這次跳島舞蹈節中蘇品文的〈觸覺練習工作坊〉過後,我的身體感知突然變得很敏感,身心狀態也是。如果不是因為一些際遇讓我的情緒在聊天中宣洩;如果不是課後兩個小時又接著上了另一堂舞蹈工作坊,或許這種特別的身心狀態可以維持超過半天、甚至更久。如果持續不斷的做相關練習,或許可以因此建立某種感覺脈絡,並影響觀看舞蹈的方式。
二、以藝術家的角度(溝通者、創作者)
(一)有沒有溝通意願影響很大
前面的敘述跟另外一些事情也有關係:我很難跟藝術家討論他/她的作品、我很難得知藝術家的創作方法與思考脈絡……。我所指的溝通也是限定於運用具體的語言做一定程度的來回討論。
因此我想再深入一點聊聊溝通這件事。
其實在觀看舞蹈時,選擇運用感覺,努力發展感覺,有很大的原因是:不論是對於觀眾或創作者,多半認定它是一件很詩性的事情。創作者有它的想法,並透過創作的形式與內容表達出來;觀眾在接觸到創作之後,自行意會、延伸。雙方通常不會有對話,而是以一個文本已死的狀態各自發展。
我能理解創作者的難處。想像我是一個創作者,通常創作者應該會對其作品的完整有一定程度的想法,而溝通會耗費一定的心力。因此如果創作者在完成作品前沒有考慮要溝通,完成後又被建議要溝通或解釋,就我一個觀眾的角度或多或少都會浮現一些不想太認真溝通,有點麻煩、有點累的感覺;同時另一方面覺得是自己的作品,又不想要因為溝通而變得不夠真誠。
對話、溝通很耗費心力,這件事情也很有可能影響到作品的完整性,畢竟很多的作品都包含了不同程度的私密性,或者根基於某些私密的生命經驗,藝術家不會希望這個作品受到干擾。
但同樣的我也很好奇,應該會有藝術家在創作出作品之後,對自己的作品感到自豪,同時想要以此跟各種不同的人對話、碰撞,但為何我很難觀察到這件事?
或許有人會覺得藝術作品相較於其他領域的創作,因為帶有豐富的想像力、美學觀點,在呈現給大眾時往往不會追求清楚的表達;但如果作品帶有溝通的目的,勢必會在溝通的過程中給出更多的訊息,使作品的呈現變得更具體。變得更具體是否意味著損失了一些價值(比如說美學厚度?)我沒甚麼這方面的知識,因此也暫時無法根據案例實際的討論。但我想說,或許具體的討論不一定會降低美學的厚度或美學多元的程度,或許美學的內容其實比大家想的還要深、還要廣,或許具體的討論反而能開發出更深的想像。
三、以藝術推廣者的角度
(一)如果藝術推廣者有意願跟大眾溝通
最後我想分享我對藝術推廣的觀點。
藝術的欣賞是一團迷霧,藝術圈也是。雖然多數人都接受我們可以用不同的觀點觀看藝術,很多資深的圈內人也不希望提出自己的想法讓剛接觸的人們有先入為主的看法,而希望每個人自己發展出自己的想法;但想法本來就很難無中生有,沒有討論後續也很難發展。更何況藝術不是沒有圈子,藝術圈也早已有很多對專業、工作方法的討論,專業工作者們如何判斷、定義、覺察,以及很多不同的共識(包含很多沒有放進教學管道的共識)。這種種好像永遠不會出現在藝術的推廣裡,但如果沒有人帶領,好像也很難切入這些知識。
如果說藝術是動詞,用以代表人們各自的追求與堅持。
或許可以嘗試用大眾的語言,讓大眾接受/認同他們追求;
或者在宣傳的內容中,詳細清楚的說明:如何透過種種具體的行為,形塑出他們的追求;
或者有個實體的社群,長期展現出藝術的某些容易參與的面向、持續活動的可能、持續交流的可能,讓藝術的討論可以很輕易的被建立,並具有從簡單發展到高深的可能。
畢竟,藝術雖然感覺上是個適合所有人的接觸的領域,但對我來說,我過去所接觸到的藝術推廣活動,多數就是放任他們自我探索(自生自滅),希望每個人向倉頡一樣能自己創造出自己的一套藝術語彙。但對於藝術圈外的大眾來說,除非天生對藝術有某種偏好;或者長期對藝術相關技術有追求(畫畫、音樂……抽象創作的技術),從對技術的認同與深度,從技術的語言切入;無憑無據、沒有脈絡、看不到未來發展方向的情況下,要讓一般大眾發展出自己欣賞藝術的脈絡,我覺得很困難,至少我現在完全沒有頭緒。
感謝
非常感謝驫舞劇場、OISTAT執行長魏琬容、女性主義藝術家蘇品文,感謝《我的看舞筆記》願意錄取我,感謝很多在跳島舞蹈節期間跟我對話過的人們,感謝這一切讓我的想法能夠在對話與活動的刺激中成長發展。
這是一篇思想與知識都很粗淺的心得文。或許本文中的想法,有很多都早已有了解答與實踐方法,但礙於本人心力、知識的不足,暫時只能呈現如文中的論述。
如果有人興趣聊聊,歡迎訊息我。
inorganicom@gmail.com
林青高
有幾年街舞的身體經驗,對個人肢體活動有一定程度的覺察、控制能力,像是很多人喜歡唱歌一樣的喜歡肢體活動。但同時,仍不習慣看舞蹈表演,也不太了解如何欣賞別人的舞蹈。近期持續在思考藝術、舞蹈表演跟觀眾的關係;思考怎麼看待在演出中得到的訊息,收到訊息後怎麼處理;思考主觀的感覺如何被啟發、成長,並影響觀舞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