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蔴荖也有一首舞》演出

蔴荖也有一首舞

時間|2020.09.19(六)19:30

地點|樹林藝文中心演藝廳

人人都有想跳的舞,舞要自己編才夠味

跳我們的舞,說我們的故事

 

從每位參與者的生命經驗為起點,驫舞劇場藝術總監陳武康,與所有樂齡舞者共同攜手合作,透過每個人的人生記憶與身體特質,量身訂做屬於生命的那一首原創舞蹈,如外酥內軟的蔴荖,堅強外表下裹著柔軟細膩的靈魂。

 

《蔴荖也有一首舞》為新北市文化局樹林藝文中心109年度藝術推廣計畫,於八至九月展開演出排練與工作坊,與樂齡素人舞者探索心中那首主題曲,將其轉譯成為獨特的身體語言,在九月於樹林藝文中心演藝廳演出。

編舞 ≠ 陳武康

編舞暨演出|于文蕙、王麗玲、李宛蓉、李月櫻、李芝羚、林芳夙、范廷擴、翁秋圓、陳永齡、陳國顥、温美純、劉筱芳、劉洪麗香、劉素珍、韓瑛

燈光設計|徐子涵

舞台監督|孫唯真
排練指導|吳和儒
服裝顧問|鄧宇芳
攝影|陳韋勝
錄影|邱垂仁
平面設計|邱義盛

主辦單位

新北市政府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執行單位

驫舞劇場 HORSE

于文蕙

感恩父母的包容和理解,讓從小叛逆的個性可以開心做自己,不願妥協的我也沒有誤入歧途,誤人子弟,開朗個性經得起風吹雨打,金剛不敗之身散播歡樂散播愛。從事體適能行業30多年,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直到60歲仍然與熱愛的工作和興趣形影不離。舞蹈,戲劇,音樂和運動都是我喜樂泉源,寵物更是讓生命倍加旺盛的動力,原來我是如此精彩,何等幸福。

 

王麗玲

2019年5月,認識了蘇威嘉老師與自由步,從此愛上了跳舞。同年8月參與了樹林藝文中心的演出,是我人生第一場售票的演出,也是我第一次有了「舞者」這個身份。在我身心靈都想要自由時,很慶幸自己能與舞蹈有了最美好的相遇。

今年進入人生的第60個年頭,心中早已暗自期許,60歲一定要精彩!!而我此刻,正在前進中~

 

李宛蓉

從事保險業管理職在數字裡精打細算30餘年,期待後人生開啟右腦在表演藝術中遇見「柔軟自在」的自我。 自幼喜愛京劇繽紛的臉譜和簡潔有力的意涵。近10年愛上當代的「即興舞蹈」,肢體可隨著內在情感自由流動,之於觀眾更是可以隨心各自解讀情境與意涵。 曾於2018 首次榮登「兩廳院實驗劇場」樂齡素人演出《該我上場》、2019京劇樊江關演出、2020人力飛行劇團《許。南村》階段呈現演出。

 

李月櫻

我是隻屬雞的魔羯,很愛美,有些龜毛。因為愛美,我一直很節制飲食,並刻意保持運動習慣,包括爬山、瑜珈、重訓、氣機導引與國標舞。希望藉著這次難得的演出機會,在老師的帶領之下,能嚐試不同面向的舞蹈呈現方式,很期待以全新的自己與觀眾相見!

 

李芝羚

三年前我63歲,參加了國家劇院的樂齡課程,玩舞、玩戲、玩聲的工作坊。玩著玩著,就玩到了陳武康老師指導的《蔴荖也有一首舞》,上演了我內心裡的小劇場。 從小,這個內心裡的世界,不曾被看到,也不願意被看到。一個只屬於我自己的「秘密空間」。在這個空間裡,我用肢體宣洩了各種的情緒。參加不同的課程,是我探索自己的旅程。這三年裡,我慢慢有了改變。我的「秘密空間」居然可以被他人看到,更可以讓朋友參與在其中。 現在我66歲,我是,李芝羚。

 

林芳夙

畢業於輔大會計系、南澳大學企管系研究所。此後於外商公司擔任財務主管,並在於2017年底(58歲)離開職場。退休後安排了很多的活動,也常參加兩廳院及各劇團舉辦的工作坊,很榮幸的有機會參加一些素人演員的公開演出。我非常喜歡也享受我的退休生活。每天睡前最期待的是明日的早餐與陽光,希望自己能夠一直頭好壯壯。

 

范廷擴

今年65歲,已精退休。現在會去做不同的嘗試、挑戰及喜歡的事情。之前舞蹈在我的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事情。舞蹈,尤其對於年紀大的男性,在華人的社會文化角色之制約下,鮮少會選擇這件事。我當初是帶著玩的心情及當做運動來參加。但在過程中發現身心束縛漸次解脫,身心更有自信,乃至進入身心靈的療癒與重整呢!

 

翁秋圓

我出生時姓嚴,滿月後姓古,24歲結婚變姓翁,沒有冠夫姓,有點複雜,就不贅述。其實我不是很喜歡這個名字,總覺得跟我的個性不是很合,但因為是我阿爸取的,所以不得不繼續使用。我比較喜歡被叫安古Amanda,我是日本人,開玩笑的。我這60年來生活單純,胸無大志,只想平安渡日。55歲時,工作中斷。因為幫忙帶孫,60歲後想讓自己的生活不要再那麼壓抑了無新意,所以決定讓自己的心帶著身體出走,嘗試新鮮事物,廣交朋友。

 

陳永齡

人生無限好,只是近80 。不給自已設限,但知量力而為,對人生依舊充滿了好奇,鼓勵自己,不斷的探索, 嘗試新的事物,吸取新的知識。我參加各式各樣的舞蹈活動 ,給自己開創了一片新天地 ,樂在其中,笑顏常開。許下一個願望,給自己編個舞吧!把過去、現在、和未來都串連起來,從已知舞向無限的未知⋯⋯

 

陳國顥

南投人祖籍廣東,職業軍人退役後,從事園藝造景工作。55歲因病退出職場 ,2020年滿71歲,確診巴金森症16年。在妻兒女孫們關照下,仍有獨立自主的生活品質,是幸運,也是福氣啊!雖然,一雙兒女各自成家於外縣市,各育一孫;透過便利的交通,倒也能滿足我們彼此思念之情,幸福也。

 

溫美純

閒暇時,我熱愛繪畫、音樂、戲劇、花藝等各類藝術的欣賞以及旅行、閲讀、大自然等等,也夢想環遊世界、愛與自由。國家音樂廳及戲劇院不僅是我的花園遊樂場,也是我的教室。 近年來更積極投入兩廳院為樂齢開辦的藝術工作坊,內容豐盛繽紛,生活也變得更多彩多姿,跑跑跳跳,拾回孩童的純真與快樂,忘了年齡,不知老之將至。

 

劉筱芳

現年62歲。從小喜愛跳舞,各種舞都想嘗試,夢想做個舞者或體操員,但現實人生與夢想究竟不同。 對舞蹈念念不忘的我,畢業工作後經朋友介紹與一位老師學舞,第一次感覺到運用身體的痛快,但之後因工作忙碌無法繼續。退休了,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跳舞。非常幸運地,我碰到林絲緞老師,開發自己身體舞蹈的能力。儘管肢體和體力不再年輕,但與自己及同好共舞是難以形容的快樂。我現在不跳,更待何時?

 

劉洪麗香

大家都稱我香香,今年61歲。55歲前為滿足家人而努力當100分媽媽,55歲後開始找回內在愛跳舞的自己。只要一跳舞我就覺得充滿生命力,感受舞動中情緒釋放的美好。勇於挑戰,多方面的學習,從中發現自己身體的各種可能,現在是自信快樂100分的自己。曾參與演出兩廳院實驗劇場《該我上場》、遠見天50+第一屆「樂齡街舞MV」拍攝、TBC街舞《我是舞者》公演、蔡博丞《樂齡浮花》舞者

 

劉素珍

我著迷於人體相同的身體結構,喜樂時舒展開懷,憤怒時爆烈衝撞,悲傷時內縮捲曲,歡愉時跳躍翻轉。在情感糾結下,迸裂出來結構緊密的線條和肢體起伏的聲音。走過自己生命60載的起伏和風雨,渴望能藉著編這首自己的舞,重新審視自己使用許久熟悉習慣的身體。透過更多真誠的與對話,喚醒沈睡被疏忽的感觀。期望藉這新的嘗試,可以留下人生最美的記憶。

 

韓瑛

自小在眷村長大,我家有8個兄弟妹我排行老二。父親在我小學五年級時去世,母親含幸茹苦把我們撫養長大,我們了解母親的辛苦,各自努力都有專長就業!母親也於三年前離開了我們!我擔任了近30年的公務人員,接著又轉行在幼教工作了16年,2019年8月才退休。在兒子鼓勵下參加這次的演出,和這群朋友年齡相近的大家相處很愉快,感覺生活變得有趣開心,謝謝武康的鼓勵!